1.  

              河南省質監局介入電信計量監管維護電信服務交易公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標鎖定

                20051117日,有關河南電信計時計費存在明顯誤差的新聞,在全國引起極大的關注,電信行業計費的神秘面紗終于被揭開。
              目前,電信運營活動中計時計費是應用廣泛的一種貿易計量結算活動,我國涉及的年交易金額超過6000億元,涉及用戶超過7億。如何對這種新出現的服務貿易計量活動進行規范和監督管理,直接涉及廣大消費者的經濟利益和電信服務的交易公平。
              河南省的電信計量監管工作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突破,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先進的技術手段是實現計量監管的前提。他們創新檢定方法、研制檢定儀器、制定地方檢定規程,從技術手段、技術法規上為電信計量監管提供了保障。
            創新檢定方法
              1125日,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電信計量有其特殊性,它計量的對象是時間,而時間具有流逝性、不可追溯的特點,也就是測量過程不能被復現。消費者不可能擁有與電信服務相同的計時計費設備,因而確保交易所用計量器具準確可靠和使用正確就顯得十分重要。加強電信計量監管既是質量技監部門的職責所在,也是市場經濟形勢下對質檢部門的要求。
              這位負責人具體介紹說,雖然國務院和國家質檢總局早有明文規定,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等用于貿易結算的電子計時收費裝置屬于國家規定的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使用者應申請強制檢定,否則屬于一種違法行為。然而,在實際中要對電信運營商計量交易活動實施監管并非易事。
              過去,一些地方對電信計量的檢測大都采用反極信號測量的方法,檢測儀器主要是串聯在電信系統的用戶終端上。這種檢測方法有很大的不足,需要依靠交換機給出反極性信號,才能進行檢測,如果沒有電信部門的配合,就無法獨立完成檢測過程。2001年,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舉行了多次專家研討會,共同探討既不影響正常通訊又能完成計量檢定過程的新的檢定方法,希望能夠實現在線遠距離計時檢定。
              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們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創立了新的電信計量檢定方法——應答方法。據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杜建國介紹,應答方法主要是采用主、被叫摘掛機信號啟動或停止外部檢定儀計時來對交換機計時計費功能進行整體檢定。這種檢定方法的時間測量實際包含了一次通話所涉及到交換機與計時計費工作所有有關的電路模塊和軟件模塊的啟動、運行(包括各模塊及功能連接或轉換,收發指令)及網絡傳輸等環節所需的運行時間、轉換時間、傳輸時間、通話時間的全過程計時。由于應答方式的啟動信號是通過一對一語音線路傳輸的,在當前條件下,這些信號是通過光纜進行傳輸的,時間測量誤差通常小于幾十毫秒,與電話計時允許誤差1秒相比小幾十倍。因此應答方式測量的通話時長就是實際通話時間長短,不需要考慮交換機內部控制方式、負荷量大小、信令及網絡延遲等因素。因而是客觀、獨立、全面、公平的。
            研制檢定儀器
              記者在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時間頻率實驗室看到,裝在鋁箱內的電話計時計費裝置檢測儀,只有書包大小,小巧玲瓏,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更神奇的是,在實驗室里就能夠完成對電信計量裝置的遠程檢測,并且對電信通訊暢通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和干擾。這就是河南省計量專家采用應答方法率先研制的新型檢測儀器。
              好的檢測方法還需要優良的設備來落實。早在2001年,河南質量技術監督局創新了檢定方法后就緊鑼密鼓地組織研制電話計量標準裝置。之前,內蒙古、武漢等地也生產過電話計時計費裝置檢定儀,但都是采用傳統的反極信號測量方法,實用局限性較大。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和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的科研人員反復摸索,經過一年多的實驗,克服困難,終于研制出電話計量檢測標準裝置,為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的檢定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手段。
            制定地方檢定規程
              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分別于2004年和2005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的監督檢查。公布監督檢查結果時,是社會反響最大的時候,也是省局計量處最忙碌的時候。全省各大電信運營企業的主管領導輪番來訪,絡繹不絕,有說明情況的、解釋理由的、接受改進建議的,來訪目的五花八門,但沒有一家企業對檢查結果不認可。
              據悉,我國電信計量監管工作早已起步。1998年,國務院機構調整時,根據《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及《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的規定》中的職能調整明確指出:由原電力工業部、郵電部等承擔的用于貿易結算的電能表、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等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的行政監督管理職能劃入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職能范圍。受國務院委托,1999120日,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下發《關于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的通知》,將電子計時收費裝置和電話計時計費裝置列入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下發了《關于加強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監督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這些都成為各級質量技術監督機構做好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的強制檢定和監督管理的法律依據和政策依據。
              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領導十分重視電信計量工作,并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自1999年起,先后組織專家起草、編制、審議、檢定規程的制定工作,批準頒布了4個河南省地方電信計量技術法規,分別是JJC(豫)106-1999《電話自動計費器檢定儀檢定規程》;JJC(豫)126-2000《集中計費集中管理型電話計費系統檢定規程》;JJC(豫)129-2001《交換機電子計時計費系統檢定規范》;JJC(豫)130-2001IC卡公用付費電話機計時計費系統檢定規程》。
              2004年,河南省質量技監局對電信行業的計量監督檢查工作在省內11個市地首次展開,2005年又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開展了對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的監督檢查。
              但是,河南省在實際檢定工作中還有難題需要破解。原因是,雖然列入國家強檢目錄里的電話計時計費裝置,包括單機型和集中管理分散計費型計時計費裝置、IC卡公用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用戶交換機計時計費裝置、局用交換機計時計費裝置4種,但是目前只頒布了前兩種計量器具國家檢定規程,后兩種目前尚無國家檢定規程。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有關專家介紹說,如果按照目前我國電信消費市場的規模分析,超過6000億元的電信收入中有一半以上是通過計量收取的,如果計量結果誤差為1%,那么就會產生30億元以上的費用誤差(或者是企業少收,或者是用戶多交),因此交換機計量結果的準確和可靠統一就顯得十分重要。
              交換機是整個通信網絡中的最核心的大型通信設備,是由大量模擬用戶模塊、時鐘與提示音模塊、數字交換網絡、輔助電路模塊及系統軟件等部分組成。在整個通信網絡中,它主要起著通信線路交換和通話時間計量兩大功能,通常又把它們稱為交換機的交換系統和計時計費系統兩大系統。交換機有交換功能也有計量功能。準確地講,應是交換機中包含有計量器具,或者說交換機中的計時計費系統就是交換機中的計量器具或設施。在交換機中對交換機的每一次線路或通信資源的交換都會產生相應的計量活動。每個運營商的營業額、線路資源使用、網間結算費用及每個用戶的費用的計算都要使用這些計量活動得出的數據,因此交換機的計量和交換是交換機中密不可分的最主要的兩大功能。
              有關專家表示,定義交換機計時計費系統為計量器具完全符合相應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規定,是有充分、嚴格的科學依據的。因為交換機計時計費系統的用途是對交換機中每個用戶通話時間和撥叫信息分別進行計量的,它有著明確的通信計時功能和物理含義,是由多個電話計時計費單元和子程序組合,是交換機中完成用戶通話計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設施或裝置)。
              專家呼吁,要重申電話計時計費裝置定為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的合法性、必要性。要盡快抓緊審定出臺《局用交換機計時計費裝置》等有影響力的國家檢定規程,從技術法規的層面上確定其計量器具地位,并從技術、設備、行政和法律上做好檢定、管理、監督準備工作,要積極向企業和其主管部門宣傳此項工作對企業的長遠益處,積極為企業服務,幫助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強化質量、計量意識,準備參與同國外企業在國內市場的競爭。
            專家觀點
            第三方監督很有必要
              海濤(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副教授):
              電信行業的計量要體現公正、公平,首先要增加透明度,讓公眾了解計時計量的過程,然后為公眾提供詳細的清單,不提供詳細的清單,公眾對收費的準確與否就無從判別。而現在的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系統比較龐大,用戶不能即時得到計費結果,并且市話費用沒有明細話單只有總費用,加上沒有第三方為掌握在電信運營商手里的計時計費系統提供其準確可靠的證明,這樣就容易產生電信計量收費糾紛。
              鑒于這種現狀,對電信計量實行第三方監測很有必要。因為如果沒有第三方監督,僅靠行業自行檢測,無疑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有缺陷,這樣取得的檢測結果缺乏公正性,很難得到公眾的認可。所以應該有第三方來監督、檢測電信計量系統的準確性,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放心。

            統一監管多方受益

              郭諫芏 (河南省計量協會):
              近幾年來,我國電信服務市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其中計量收費還存在不少問題,突出的是國內各電信運營公司還沒有一家建立起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在認識方面還存在誤區,設備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整體計費差錯率水平距規范要求和國際標準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等。
              針對電信消費市場中尚待規范的這些計量問題,計量檢定工作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統一進行,對企業、對國家都是最為有利的,對規范電信市場收費,促進電信市場發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它可還消費者和電信運營商一個公道,從長遠來看,對提高電信運營質量,提高電信運營商的競爭力,以便今后在國內同國際電信商進行競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監督的最大受益者是國內各電信運營商,通過加強第三方公正監督將會真正形成電信運營商、消費者和政府三方全贏的局面。
                                                     
            (作者:王婭莉 孫中杰)
                                                                                            本文來自中國質量報

             

             

             
             

            鄭州市先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河南鄭州市儉學街5號  聯系電話:0371-63930606  郜大華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无码影院